国内企业的产品雷同现象较为严重,同类低中档产品的设备产能增加高于需求增加,市场相对疲软,抑制了薄膜产量的扩大和价格的上扬。到目前为止,全国现有CPE流延膜生产厂家30余家,生产线40余条,总生产能力15 万~17万吨/年左右。然而,流延膜用专用料对进口料的依赖程度较BOPP膜、吹膜等严重。目前年进口量约占总使用量的60%。国内CPP专用料品种相对单一,一般用于复合膜热封层,半蒸煮膜、镀铝膜高温蒸煮膜用树脂等均较缺乏。
近两年,多层共挤吹膜市场正处于成长阶段,部分品种的CPP薄膜受到其竞争与冲击。CPE流延膜是通过熔体流涎骤冷生产的一种无拉伸、非定向的平挤薄膜。发展至今已有五六年的历史了,凭借着其优质的产品质量与高性价比得到了众多客户的喜爱。在此基础上,有业内人士预测,随着我国流延薄膜新建和在建项目的纷纷投产,2005年pp流延膜的产能将有可能出现暂时性的过剩,那么新一轮的价格战则势在必行。如果这一预测成真,那么pp流延膜加工企业避免市场恶性竞争的办法,除了走自主创新之路,开发差异化、专用化产品外,还有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合理选择设备及其供应商。
随着太阳能、风能、海水淡化、电力动力、光学及食品、医药包装等行业的高速发展,市场上对高端薄膜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,譬如高阻隔多层复合薄膜、膜内微层叠以致纳米级微层叠等。与此相适应的是,当前国内外双向拉伸、流延薄膜产品正向着功能化、专用化、高性能化、高性价比、复合化方向发展。而这些太阳能光伏发电配套膜、锂电池隔膜、高透明膜、PVB玻璃夹层膜等光学膜及微滤、超滤膜、高阻隔多层复合薄膜等新型产品,要靠功能先进、产量高且性能稳定、节能低耗的塑料机械来生产,但这些生产装备目前国内设备企业还多数不能生产,成为制约制品企业调整产品结构、向高端化发展的瓶颈之一。
我国的流延膜市场增长十分强劲,从产品结构上看,高档次产品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普通流延膜产品,产品结构趋于合理。2015年是流延膜行业发展快速的一年,不仅是CPE流延膜制品取得了相当大的增长,同时,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下,进口设备放慢步伐,国产化流延薄膜设备取得了很大进展。为适应国内外市场的需求,创名牌、提高产品档次、开发新产品抢占市场已成为流延薄膜行业发展的主流。如上所述,2004年流延薄膜产量为33万吨,但有关统计表明,2004年我国流延薄膜生产能力已近50万吨,而且今年几条大的生产线已经或者即将建成投产,预计今年新增产能将在5万吨左右,供大于求的矛盾开始显现。